家人们还记得 2020 年那波全民宅家的日子吗?快递小哥成了最亲切的陌生人,咱剁手党直接把网购玩成了日常刚需。从衣服化妆品到柴米油盐,万物皆可网购的时代里,社区团购突然像开了挂一样杀进生活 —— 不用逛菜市场,手机点点次日就能在小区楼下提货,这波操作直接让无数打工人直呼 "真香"!可谁能想到,曾经三足鼎立的淘菜菜、美团优选、多多买菜,如今居然接连上演 "退市潮",只剩拼多多家的还在硬撑,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玄机?
一、三巨头争霸时代:烧钱补贴卷到飞起的神仙打架
淘菜菜:淘宝亲儿子开局就是王炸
还记得淘菜菜刚上线时那波 "壕无人性" 的操作吗?开会员每天送免费菜,首单 0.01 元抢白菜,活生生把社区团购玩成了 "薅羊毛大赛"。作为淘宝亲儿子,淘菜菜最狠的是把天猫超市的供应链直接搬了过来 —— 云南的鲜花椒、山东的栖霞苹果,甚至进口的车厘子都能做到次日达。笔者当时连着开了半年会员,每次提货都像拆盲盒:前一天下单的活虾还在袋子里蹦跶,叶菜根部带着新鲜的泥土,这品相跟菜市场现挑的没啥区别。最绝的是他们的 "一站式购齐" 模式,早上买完菜顺手捎上卷纸洗衣液,下班提货时一次性拎回家,比逛超市还省事。
美团优选:外卖大佬玩起团购也是降维打击
美团优选进场时直接甩出王炸 —— 依托美团的地推铁军,短短三个月就在全国铺了几十万个自提点。记得武汉刚开通那会,小区门口的便利店老板天天在业主群吆喝:"美团优选下单满 29 元送鸡蛋!" 最让打工人心动的是他们的时效 —— 当天 23 点前下单,第二天中午 12 点前必到自提点,比外卖还准时。笔者给老家父母买东西时发现更贴心的操作:农村地区满 39 元直接送货上门,快递员骑着电动车送到家门口,再也不用老人扛着米面走半公里。而且美团的品控确实有一套,买过几次冻品,冰袋都没化,这在社区团购里算良心了。
多多买菜:拼多多带着 "砍一刀" 基因杀疯了
相比前两家的高调,多多买菜走的是 "农村包围城市" 路线。刚开始在微信里疯狂弹窗 "邀请好友砍一刀,0 元领水果",靠着拼多多的社交裂变基因,短短一年就把用户量干到了亿级。价格战这块更是玩得明明白白:同样的 500g 土豆,淘菜菜卖 1.99 元,多多买菜敢卖 0.99 元还包邮到自提点。虽然早期被吐槽 "货不对板",但架不住价格香啊!笔者试过在多多买菜买零食大礼包,同样的规格比超市便宜 30%,虽然生产日期不是最新的,但胜在性价比高,囤货党表示很满意。
(数据来源:极光大数据 2021 年社区团购用户调研报告)
二、爆冷退市现场:曾经的王者为啥说崩就崩?
淘菜菜:从 "免费菜" 到 "关张大吉" 的魔幻转折
谁能想到最先退场的是财大气粗的淘菜菜?去年上半年突然画风突变 —— 取消自提点改包邮到家,下单后三天才到货,说好的 "次日达" 直接变 "下周达"。笔者最后一次下单买牛奶,收到时距离保质期只剩一周,客服解释说 "仓库调货周期长"。后来才从业内朋友那得知,淘菜菜烧钱太狠,单用户获客成本超过 200 元,而客单价只有 30 元左右,妥妥的 "卖一单亏一单"。更致命的是淘宝的流量倾斜不够,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 "淘菜菜" 和 "淘宝" 是一家,品牌认知没做起来就先被成本拖垮了。
美团优选:从 "千城万店" 到 "收缩保命" 的无奈
武汉的小伙伴应该深有体会:前几天打开美团优选,突然发现页面显示 "您所在城市暂无自提点"。作为美团旗下的核心业务,优选曾经喊出 "千城万店" 的口号,为啥说退就退?内部员工透露了真相:美团优选 2022 年亏损超过 100 亿,单是武汉一个城市,每天光自提点补贴就烧掉几十万。更尴尬的是,美团的核心优势在外卖即时配送,而社区团购需要的是仓储冷链,两种模式的供应链完全不同,相当于重新砸钱建体系。现在转型做 "小象超市",其实是把自提点的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 —— 线上下单专人配送,但必须有人签收,对于上班族来说反而更不方便了。
多多买菜:为啥只有它能活到最后?
当淘菜菜和美团优选相继退场,多多买菜却悄悄扩张到了全国 2800 个区县。仔细琢磨会发现拼多多的打法确实 "鸡贼":
成本控制狠:依托拼多多的农产品供应链,直接从产地拉货,省去中间经销商环节,同样的菜价比别人低 15%
社交裂变绝:延续 "砍一刀" 模式,用户分享链接就能领优惠券,获客成本比前两家低 80%
下沉市场稳: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和农村,避开一二线城市的激烈竞争,利润率反而更高
但多多买菜的短板也很明显:商品种类比淘菜菜少 30%,高端品几乎没有;品控时好时坏,笔者买过一次冻虾仁,解冻后发现一半是冰碴子。不过胜在 "性价比之王" 的标签深入人心,对于价格敏感型用户来说,这些小瑕疵都能忍。
(行业分析来源:艾瑞咨询 2023 年社区团购行业白皮书)
三、从烧钱大战到剩者为王:社区团购到底咋了?
疯狂补贴的后遗症:赔本赚吆喝真的行不通
回看这几年社区团购的兴衰,本质上是资本催生的 "非理性繁荣"。2020-2022 年,三家平台累计烧掉超过 500 亿补贴,为了抢一个自提点,不惜给便利店老板每月 3000 元补贴 —— 要知道很多便利店月利润才 5000 元。这种 "赔本赚吆喝" 的模式注定不可持续,当资本退潮,最先倒下的就是那些依赖补贴的平台。就像业内大佬说的:"社区团购不是互联网游戏,而是需要精打细算的零售生意。"
用户需求的真实画像:便宜和方便才是硬道理
经过几年的市场教育,用户对社区团购的需求其实很简单:
价格敏感:62% 的用户选择社区团购首要原因是 "比超市便宜"
时效刚需:45% 的用户要求 "次日达",超过 3 天就失去吸引力
自提便利:38% 的用户习惯下班顺路提货,送货上门反而觉得麻烦
这也解释了为啥多多买菜能存活下来 —— 它精准踩中了下沉市场用户的 "价格敏感" 痛点,而淘菜菜和美团优选在追求高端化和即时配送时,反而背离了社区团购的本质。
行业未来的新方向:从粗放扩张到精细运营
现在活下来的多多买菜也在悄悄转型:
优化供应链:在全国建了 50 个冷链仓,冻品损耗率从 15% 降到 8%
提升品控:推出 "优选精品" 专区,虽然价格高 10%,但售后承诺 "坏果包赔"
试水即时零售:部分城市开通 "1 小时达",用社区团购的供应链玩起了外卖模式
这种转变其实代表了行业的新趋势:告别烧钱补贴,转向供应链效率和用户体验的精细化竞争。就像零售专家说的:"社区团购的下半场,拼的不是谁烧钱多,而是谁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。"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四、剁手党真心话:咱到底需要啥样的社区团购?
作为深度参与过三家平台的老用户,笔者觉得理想的社区团购应该长这样:
价格别虚高:可以比拼多多贵,但得让我看到品质差异,比如同样的苹果,你贵 1 块钱但保证糖度 18+,我愿意买单
提货别麻烦:自提点最好在小区门口 50 米内,下班顺手提走,别让我绕路
售后别扯皮:买到坏菜能秒退,不用拍照上传等审核,这点美团优选之前做得不错
种类别太少:除了菜米油盐,能不能卖点网红零食、小众日用品,满足点猎奇心
现在只剩多多买菜一家独大,说实话还有点担心 "垄断降价"。毕竟市场需要竞争,就像网友说的:"以前三家互卷时,我能花 1 块钱买把菜;现在只剩一家了,同样的菜卖 2 块,我还能去哪买?"
五、唠唠最后的掏心窝子话
社区团购这场大戏,从三巨头争霸到剩者为王,其实折射的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变迁 —— 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回归。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,最希望看到的不是谁把谁干倒,而是能一直用实惠的价格买到放心的东西。
现在多多买菜虽然活下来了,但压力也不小:既要防着美团小象超市卷土重来,又要应对抖音电商的虎视眈眈。至于未来会不会有新的玩家入场,咱也说不准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:只要商家真心实意为用户着想,哪怕市场竞争再激烈,总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最后想问大家:你用过社区团购吗?觉得哪家体验最好?现在只剩多多买菜了,你还会继续买吗?来评论区唠唠,说不定能发现隐藏的薅羊毛技巧哦!
启天配资-配资炒股配资平台优势-配资公司行情-炒股指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